综合新闻

纪要|张绪山:布洛赫《国王神迹》对历史研究的贡献
2025年03月30日

2025年3月26日,上海大学世界古代史系列讲座第十一讲在上海大学文学院306会议室成功举办。本次讲座由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张绪山教授主讲,由上海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郭丹彤主持,上海大学历史学系张勇安教授、张安福教授、柴彬教授、刘招静副教授、黄薇副教授、张小希博士,张悠然博士和屠含章博士参加了本次讲座。

张绪山教授首先对马克·布洛赫这位杰出的历史学家进行了介绍。马克·布洛赫(1886-1944)是年鉴学派的创始人之一。他出生于法国里昂的一个犹太人家庭,先后在法国的巴黎高等师范学院、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和柏林大学就读。在1914年他投笔从戎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,战争结束后长期任教于斯特拉斯堡大学,并于1929年与费弗尔创办了《经济与社会史年鉴》。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,布洛赫加入里昂的游击队,于1944年被捕并在之后被杀害。

接着,张绪山教授对马克·布洛赫的《国王神迹》进行了全面的梳理。从主要内容来看,《国王神迹》记述了11-18世纪英法两国国王通过触摸为人医治瘰疬病的历史,剖析了国王的触摸仪式和民众对触摸的信仰两个方面。从写作目的来看,布洛赫认为国王触摸是一种政治行为,而《国王神迹》主要考查的是国王如何通过治病仪式来控制人们的思想,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。国王触摸的必要条件在于王权的神圣性与超自然性,国王治病正是对其的展示。而基督教对于欧洲王权政治的介入,使得基督教仪式成为确立国王神圣性的新方式。至于民众对国王触摸仪式疗愈效果的相信,则具有历史心态、医疗特点和心理活动、王权的诱导等多方面的原因。在此基础上,布洛赫得出结论,国王的奇迹治疗是一种集体错误,包含基督教改造后的神圣王权观念、国王的有意活动、群众的集体心态等多种要素,是一定有奇迹的信念,促成了人们对奇迹的信仰。此外,张绪山老师也从英法触摸仪式的不同、国王触摸的衰落等角度,对本书进行了讨论。

最后,张绪山教授从历史研究范围、历史研究资料、历史研究方法等3个维度,探讨了《国王神迹》对于历史研究的贡献,并总结了国王神迹的本质,即基督教政治伦理下神圣王权所创造的“奇迹”。

讲座后,张绪山教授与在场师生就讲座相关问题进行了充分的探讨,郭丹彤教授和张勇安教授分别对讲座做出了总结。在全体人员的掌声之中,本次讲座圆满结束。

2CB4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