综合新闻

纪要|法兰西学院托马斯·罗默教授圣经研究系列讲座
2025年02月27日

2025年2月25日下午,应上海大学历史学系和埃及学研究中心邀请,国际希伯来圣经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、法兰西学院(Collège de France)院长托马斯·罗默(Thomas Römer)教授应邀来上海大学主讲“希伯来圣经研究系列”讲座。本次系列讲座共有两讲,由历史学系副主任黄薇副教授主持。

第一场讲座“希伯来圣经与古以色列及古犹大历史概言”主要涉及的是有关希伯来圣经及其研究的概貌。罗默教授以介绍希伯来圣经文本构成、犹太教与基督教不同派别圣经书卷收录的差异等基本问题开场,通过对希伯来圣经的三大组成部分——律法书(Torah)、先知书(Nebiim)和圣卷(Ketubim)——的梳理,特别谈及了当前学界对于五经研究、圣经书卷形成过程的基本认识。尤为重要的是,罗默教授结合圣经以外的古代文献,为听众描述了古代以色列与古犹大群体的历史发展脉络,关注群体身份、王国、信仰的起源问题,以及王国官方意识形态建构的问题。讲座最后,罗默教授简要对比分析了申命史派、先知及祭司传统的观念。

第二场讲座“希伯来圣经中的战争与和平”则关注了一个较为新颖的话题,从历史文化层面思考战争作为一种话语体系,所承载的历史与文化记忆。战争并非仅仅是实际发生的物理层面的暴力冲突,战争在认知、传播、历史文化等维度也在不断被阐释和塑造。罗默教授细致考察了遍布于希伯来圣经中有关战争的若干篇章,对照古代近东历史文献与壁画等材料,提出希伯来圣经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古代近东的战争话语体系。不过,在经历了多次残酷战争、深刻感受到战争所带来的苦难(尤其是公元前587年的巴比伦之囚)之后,希伯来圣经的作者开始产生战争是否可能永久消失的思考。

两场讲座的最后,在场听众向罗默教授进行提问,均得到了罗默教授的热情解答。讲座圆满结束。

撰稿|张书瑜

摄影 | 魏子恒